中国城市对直升机的需求由来已久,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直升机渐渐地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,尤其是在客货运输、旅游观光、空中航拍、新闻搜集、紧急救援、医疗急救等方面。
直升机因独有的飞行特点,使其在民用飞行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普及。特别是随着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进,全面实现低空开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。而随着直升机的日益普及和国家《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对于高层建筑提出建设直升机停机坪的要求,有专家预言,直升机停机坪市场未来将得到井喷式的发展。
直升机医疗救援
城市必备的基础保障设施
直升机停机坪作为直升机的主要活动区域,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所谓直升机停机坪,就是供直升机起降的场地,其一般要求配备相应的助航设备、航管通信设备、气象设施、消防救援设备、机场标志等,使之达到直升机安全起降的要求。
对于直升机而言,它具备垂直起降的能力,不需要跑道,能进行点到点的精确飞行,因此可以执行很多紧急任务,而直升机停机坪也就成为城市的基础保障设施。例如,根据国家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的要求,高度超过100米,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,宜建设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。
这样的规定是有一定道理的,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一般楼层数较多,可容纳的人员也多,而人员疏散一般是通过楼梯向室外疏散的。但在这样的建筑中,处于较高层的人员,如果要疏散到室外,需要走过较多楼层,花很长的时间。特别是处在着火层的上层部分,如果楼梯被烟雾封死,人员就无法通过楼梯向下疏散,只有朝屋顶跑。建设直升机停机坪,就是为了在火灾情况下利用直升机在屋顶救人,以减少人员伤亡。当前,厦门、青岛、天津、重庆等城市陆续制定了地方性法规,支持和鼓励在高层建筑楼顶建设停机坪的做法。
不仅如此,在商务出行和应急救援等领域,直升机停机坪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。在很多大城市,相关部门已逐步开展了医疗救援直升机停机坪的建设工作,如北京市的999医疗急救专用停机坪已达20多个,3年内计划在京津冀地区增至100个。在北京安贞、同仁等大型医院的屋顶和地面,也都有为直升机起降设置的专用场地。
这些都将促使直升机停机坪建设需求不断增多。这样一来,不仅可以建设新的直升机停机坪,而且还能极大地解决部分直升机停机坪建成后闲置作废的问题,提高其利用率,从而真正发挥直升机停机坪在城市应急救援中的积极作用。
直升机海上救援
尽管城市里已建设了不少直升机停机坪,但仍然存在建设不规范等问题。有的场地不够大,有的只是买了几盏普通灯具安装在上面,有的甚至只是在表面写了一个“H”字样就称之为停机坪。根据笔者走访的几个停机坪情况来看,目前国内所谓的几家停机坪建设公司,只不过是拿着国外的助航产品去建设停机坪,在其网站上无法找到该产品取得局方相关资质认证的证明,其建设的停机坪往往并不能真正使用。
直升机停机坪作为一项专业工程,其施工包含建筑工程、结构工程、电气工程、消防工程、助航灯光工程、场道工程、通信工程、气象工程、人防工程、供油工程等,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工作,还包含了民用航空机场专业的设计、验收等手续,涉及军民航作战处、航务处等多个部门。
因此,直升机停机坪建设应由专业的直升机停机坪工程人员来负责,且其机坪配备须符合中国民航局及ICAO国际民航组织第14附属书第二卷规范。否则建成的停机坪不但无法通过民航等相关部门的验收,并且由于所建设的停机坪场地不符合相关技术标准,直升机驾驶员往往不敢贸然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停机坪,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。
直升机支援火灾救援任务
由于目前国内低空空域尚未完全开放,直升机停机坪建设的报批、报建手续办理难度较大,也较为繁琐、耗时。理论上要具备空军对场址和空域的相关批文,要有飞行程序设计与施工图设计,也要有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核准,最后还需要民航部门的报备验收等。但实际操作远比理论要复杂、繁琐得多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以民航局的相关管理规定为依托,结合业主需要和各地区管理局的管理办法细则,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先进的停机坪建设和管理经验,提早规划、先期设计,并做好预留。
如何将各直升机停机坪连成线,而不是孤立的点,则需要军方、民航局和所有通航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。只有实现了停机坪点动成线、线动成面、面动成体,才可能构建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,才能为中国飞行网络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,才能最终实现畅飞中国的梦想。
联系电话:18688866534 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尚盈创意园A栋首层
版权所有:广东英华航空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© 版权所有 2016-2020 粤ICP备17035642号-4 网站地图